资料图:2019年4月24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796件流失文物“回家”后国博首展。图片来源:ICphoto
过去十年,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空前提高,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对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也更加重视。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此间传播学者注意到,这是党代会的报告首次将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国际传播能力放在一起阐述。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表示,这意味着中华文明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方面,也将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价值支撑。
中国领导人高度注重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到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从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的文明观。
从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到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执政党对以文明沟通民心、以文明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路更加清晰。
程曼丽表示,过去十年,中国领导人运用中华文明,提炼中国智慧,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只有理解了中华文明,才能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文明多元化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化,理解了中华文明,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
“西方以理性建构的方式,给世界强加一套规则体系,欲将中国塑造成西方投射政治想象的载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永华说,21世纪的今天,中国突围文明话语困境的基本策略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讲故事并不简单,是给周围世界和生活赋予意义和秩序的过程。”
赵永华认为,阻碍国外受众接受中国故事的并非信息不畅,而是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和偏见。讲故事的终极目标是要寻找到文化之间的可通约性,以文化间性和文化包容弥合文化差异,彰显中华文明的宽广胸襟。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充满中国文化底蕴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世界;闭幕式上,“折柳寄情”让世界看到了传统中国人的含蓄与深情。“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也在“天下一家”的叙事中为更多人所理解。
文明交流体现在日常点滴中,从不戴有色眼镜看人,到尊重彼此的饮食、服饰、语言、风俗、传统和流行文化,再到彼此欣赏、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需要千万条交流和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文明交流与传播也从官方、媒体、学界的行为变成民间自觉自发的行为。十年间,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不断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国潮成为新时尚,文博创意产品成为网红新宠,非遗绝活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继承,并通过社交媒体吸引国外更多人的目光。
互联网上受欢迎的不仅有李子柒们展示田园风光的短视频,还有中国的网络小说、影视作品。国外受众从中一窥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世界各地学习中文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必须落在国际传播的实处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仅是传媒机构的事。”程曼丽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任重而道远。(完)
为了这一刻,他坚持训练了24年10个月……****** 11月28日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名单中 邓清明的名字出现在其中 坚持训练24年10个月的他 终于圆梦! 在神十五航天员见面会上 邓清明说 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敞开怀抱 “当确定我为神舟十五号乘组时 我的内心十分平静。”
邓清明出生于1966年3月 邓清明读高中的时候 13公里的上学路,每次得走两三个小时 书包里,背着母亲自己做的干粮与咸菜 他从小就能吃苦,要吃苦 1984年6月入伍 成为一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
1998年,邓清明与杨利伟一起 成为入选首批航天员的14人之一 为了尽早实现梦想 他不论白天黑夜,坚持训练 然而,他却曾三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2010年 他入选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所有考核标准 都与主份航天员一样 但最终,他遗憾落选 但他始终以正式航天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地面按照一个手册 和航天员做一样的事情 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钩
“作为备份的任务 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 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 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2013年 “神十”飞行任务 因为微乎其微的分差 他再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那一年,他的身体还出现了问题 在肾脏查出一块结石 然而,他却说 “已经等了16年 绝不能因为这几块小石头受影响”
经过与病魔的抗争,他的手术成功! 邓清明感慨道 “我的梦想重新又点燃了”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 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 在“神十一”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验证试验中 他和另一名航天员陈冬住进了 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 与外界完全隔绝
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召开会议 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 邓清明说当时听到结果的时候 的确懵了一下 “当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 我转过身面对海鹏 紧紧地抱住了他 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 海鹏也深情地回了一句 谢谢你,兄弟!”
截至2021年 当年第一批14名航天员中 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 就是邓清明 如今56岁的他 选择继续留在航天员队伍中 和所有队友保持着同样的训练强度 神舟十五号 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 这是邓清明的圆梦时刻 也是中国航天的圆梦时刻 致敬邓清明 也致敬中国航天事业中的每一位“邓清明” 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祝你们成功! 综合:央视新闻、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 整理:焦子原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盈彩网app地图 |